天天讯息:《界》:挑战“国风”科幻


(相关资料图)

【环球时报记者 冀昱樵】“胶囊计划”中,《界》探讨的是人工智能的道德边界,作品在科技文明发达的都市背景下融入大量阴阳八卦等传统文化元素,播出后颇受好评。

《界》讲述未来科技时代下,一个名叫李未的女孩作为实习助理去参加人工智能试验,然而意外发生后,她需要在人工智能系统的生死胁迫下做出抉择:是否要让机器人凌驾于人类之上。

《界》的主创团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想挑战拥有“中国味”的国风科幻题材,同时不希望中国风的结合只是流于表面——在视觉上堆砌中国传统元素,所以在前期策划时,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原有故事内核中融入传统文化内涵,在故事精神上和中国传统哲学接轨。

据主创团队介绍,《界》的原故事探讨了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人性道德的关系,他们就想到运用《易经》易卦的元素,“在某种角度上,易经64卦的推算跟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很相似。所以在一些视觉元素上,包括计算机代码的呈现,都会运用易经卦象作为主要元素”。传统哲学的思想方面,主创团队选择在服务器系统启动时闪现卦象,对应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被问及高品质科幻类型作品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时,主创团队表示,不管是什么题材,只要是故事片就应该先做好主题表达、讲好故事。对于科幻题材,要构建逻辑稳定的世界观,即便这个世界来源于架空想象。因为许多科幻题材的观众会纠结:片中的科幻逻辑有没有说服力,所以科幻题材更多时候在努力说服观众。这就对剧本提出很高要求,“怎么推敲,怎么设置反转,怎么留下想象空间,这些要符合大部分人的逻辑”。

此外,在《界》的主创团队看来,目前中国动画的制作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如果放在世界市场上对比,更多还是需要内容、故事和创意方面的投入,“对于动画,大家可能首先关注的是视觉呈现,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如何打磨根基、讲好故事,动画作为一门比较专业的行业,应该更加沉下心来去对待”。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环球时报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