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走进校园:一场与票房无关的奔赴

文 | 杨柳

2月20日,《流浪地球2》上映一个月后,主创团队启动了主题为“开启想象力”的新一轮路演,导演郭帆携主创走进全国大、中、小学校园。在路演现场,来自各个年龄阶段的同学们跟随电影塑造的宏大景象,打开想象边界,畅谈心中未来世界。“23天,20站”,这是《流浪地球2》开启校园路演至今的最新数据,这个数字仍在增长。


(资料图)

无关票房的奔赴

路演,是一种常见的电影宣传方式。主创团队在电影上映前或上映期间,前往全国各大城市影院与观众近距离交流电影核心内容,分享幕后制作故事,从而向大众宣传影片。在《流浪地球2》热映期,主创团队已走过不少热门城市。而在上映一个月后,团队对已经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的《流浪地球2》又开启了第二轮路演。这次的主阵地是校园。

在电影线下营销过程中,走进校园是个常见选择,但多数宣传团队似乎更偏爱将高校作为宣传阵地,高校自带的大礼堂、放映厅,不仅拥有良好的放映条件,更使电影收获了年轻观众的好感度,达到口口相传的“即时营销”效应。而《流浪地球2》的择校思路却远离了“票房”这一核心诉求,走进中学、小学,把重点放到了“科普”与“启蒙”上。

这一举动的起点,来自于导演郭帆在首轮路演中的感受。《流浪地球2》在北京航天城点映时,一个孩子告诉郭帆,在小学时看了《流浪地球》,初中又看到了第二部,决定长大之后要去从事航天工作。那一刻,郭帆感到无比骄傲:“万一十几二十年后他真的成了航天员呢,至少我们这帮人没白折腾。”

在和观众交流的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孩子们看过电影后,在信里、在台上讲出了自己的科幻梦想。还有一次,有位学生写信给郭帆,说看到电影里的外骨骼后,自己也想从事这方面研究,他想为残疾人们做些事情。郭帆说,“这就是校园路演的意义。”——这是一场无关票房的奔赴,他们试图给孩子心里种一颗种子,让想象力蓬勃生长,相信这代人未来可能会逐渐把电影中的“科幻”变成现实。

科幻的种子

《流浪地球2》的校园路演以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为起点,此后20天的时间,他们已走过河北、山东、浙江、湖北、云南、山西、广东、甘肃等省份的18个城市,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安民学校、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河北衡水中学、阳泉市第一中学等学校。

徐工集团是为《流浪地球2》 提供工程机械道具设备的合作方。在这轮路演中,主创团队还来到了徐工技师学院。郭帆在微博上写道:“当中国科幻人遇到中国工程机械的未来,就像一颗种子被种在肥沃的土壤中,所有人的细心浇灌让它茁壮生长。”

安民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第一所以接受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这里没有大规格的礼堂,几十名学生聚在一间教室里,教室后方架了一台投影仪,路演团队和大家一起坐在塑料小板凳上。就在这个简单的放映厅里,孩子们观看了《流浪地球2》中关于科学与幻想的故事。

在路演现场,学生们问出种种思考:“科幻和魔幻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有550A,550C,没有550B?”“运输核弹的宇宙飞船是真的吗?”“我们应该如何让科幻电影中的科技在未来实现?”……除了针对影片本身问题的释疑解惑外,主创团队与学生们的交流更注重引导、鼓励。他们所做的努力也许不会直接让票房数字变得更漂亮,也不会迅速看到回报,这更像是一场“用自己的热爱去启发别人的热爱”的行动,把科幻和艺术的魅力带到离中国未来最近的地方,给学生们留下一场难忘的珍贵回忆。

正如导演郭帆曾说的,他想要为孩子们播种下一颗科幻的种子。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交谈让更多人愿意相信,这一颗颗种子正在发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