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点!香港代表团副团长吴秋北:香港住房和养老问题需社会共同努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会长、香港代表团副团长吴秋北在两会期间,建议允许香港政府在大湾区等内地城市购买闲置的商品房作为香港公共房屋。他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现在香港人住房难背后的深层问题。吴秋北认为,如果能活用内地闲置商品房,对香港和内地城市是种“双赢”。

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吴秋北说,在香港兴建公共房屋成本高昂。以最近热议的“简约公屋”为例,首批1.7万套的设计和建筑工程费超过147亿港元,每套约33平米的公屋成本超过86万港元。运营维护的开支同样价格不菲,5年需花费25亿港元,每套公屋每月管理费为2450港元,而这个价格已可在东莞、佛山等部分大湾区城市租到三室一厅的房屋。吴秋北举例称,当年澳门大学因土地不足,租用横琴土地扩展,实现两地双赢,这项建议可以说是抛砖引玉。

“在住房问题上,香港难以独力解决,而大湾区其他城市一些闲置的商品房,便能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既可以安置有困难的香港基层市民,还可以让内地城市将收益用于自身建设,二者实现双赢。”吴秋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香港兴建公共房屋也面临各种不和谐音,比如早前拟在启德兴建“简约公屋”,结果当地担心影响“豪宅地段”的楼价;还有环保团体反对在边陲地区兴建。结果,这些声音就导致多年来香港公共房屋问题拖拖拉拉,始终无法解决。

针对港府填海造陆计划解决香港住房问题,吴秋北认为,这和在内地购入公营房屋并不冲突。“在内地购入商品房,主要是希望快速解决基层住屋需要。解决住房问题本身就需要从短、中、长期全盘考虑。”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香港人在内地居住,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一个讨论方向。在香港有不少人认为,内地养老政策较好,以后可能会有更多人来内地养老。吴秋北对此表示认可,他进一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内地已有很多养老设施,服务好、规模大、驻院医护人员充足、性价比很高。反观香港,受限于高昂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已很难兴建养老院。

2014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试验计划》,与内地养老院合作,符合条件的香港老年人不仅可赴内地养老,每月还能领取高龄津贴、生活津贴等补助。2021年已有报道称,“港人湾区北上,渐成趋势”。

在谈及香港长者赴内地养老的意愿时,吴秋北认为“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他举例说,过去交通不便,香港人北上养老意愿较低。现在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得益于互联网发展,香港老年人也更加容易了解内地的生活情况。一些老年人通关之后,立即北上饮茶玩乐,他们对内地的认识甚至比很多香港年轻人更深。“从文化层面来讲,岭南文化都是相通的,同宗同源,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相对容易适应。”吴秋北透露,已有老年人表达想要在大湾区养老的意愿。他表示,香港人赴大湾区养老,认为再经过一段时间有望形成一股“潮流”。与此同时,香港的住房和养老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否则无法改进。

关键词: